大学生研发新教具 让小学生“看得见”二氧化碳

作者:发布时间:2023-04-07浏览次数: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大学生也因为兴趣走上了研发之路。在大自然中,碳排放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同时碳吸收也在无时无刻进行,“碳达峰”、“碳中和”最主要的话题就是碳排放,但是很多人对这一概念都比较模糊。为此,常州机电学院的学生研发制作了一款碳汇科普花盆,能让小学生“看得见”二氧化碳。

一个巴掌大小的秸秆材质花盆里,种着一棵绿绿的小彩椒苗,看上去毫不起眼,与众不同的是,花盆的表面多出了一个液晶显示屏,显示有两个数字,上面的数字显示的是小彩椒的发电量,下面数字显示的是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而这些数据则是根据IPCC的碳排放系数转化而来。

常州机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学生何鑫宇

因为小彩椒它的发芽期到成长期是3~4个月,特别适合小学生在一个学期内持续的观察,它的整个生命周期是7个月左右,也是属于一年生的植物

据了解,植物微生物电池在国外已有学者开展研究,我国也有研究人员尝试在稻田里对生物能源进行利用。而这个作为教具的碳汇科普花盆,能让小学生“看得见”二氧化碳,当初创意萌发,是何鑫宇带领的团队在实验中发现:城市绿地中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速度快、碳汇能力强,而且在苗芽阶段轻巧、易携带。

常州机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学生何鑫宇

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城市绿植处于幼龄区和中龄区的时候,它的生长速度非常快,然后它的碳汇能力比较强,我们就想能不能把这种幼苗和我们自研的植物共生,微生物发电测量技术结合起来,开发一个小花盆,比较易携带,可以适用面向中小学生投入使用,为他们科普这些碳汇方面的知识。

常州机电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赵浩著

我们希望这个科普教育能帮助更多的小学生认识到碳中和理念,认识到植物不仅自身可以进行固碳,植物的土壤也是有固碳的能力,让更多的人们去接受,去认知碳中和理念。

目前,碳汇科普花盆已出现在觅小五年级学生的科学课上。为了更好地推广该教具,何鑫宇团队表示,他们将从外观和使用功能方面进一步改进。

指导老师滕翔宇

通过让小学生制作这么一个道具,他在制作的过程中就知道我们的植物是怎么吸收二氧化碳的,另外怎么把二氧化碳封存在土壤里面,另外我们利用两个电极可以吸收土壤中的电子产生电流,小学生通过这个道具他就可以在进入初中之前提前了解到包括生物还有物理化学的知识

后续常州机电学院何鑫宇团队还会和其他小学合作,让孩子们在实境课上了解碳汇知识。

原文链接:http://www.wjyanghu.com/yhw_app/hotspot/shlx_app/2023-04-06/126020.html